實用技術

河北楊育苗、造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

來源: | 作者: | 日期:2016-06-08 09:14:51 | 閱讀: 5243

河北楊(Populus hopeiensis Hu et Chow),楊柳科楊屬白楊派山楊組的樹種,俗稱串根楊、梢白楊。為高大喬木、干形通直,材質輕軟而致密,富有彈性。樹冠圓形、樹干光滑,水平根系發達,抗旱耐堿耐瘠薄,要求土壤通氣良好、濕潤,但不耐水淹,pH值為7.5~8.5可以生長,是黃土高原半干旱地區少有的能夠上山栽植而且生長穩定、可以成材的喬木樹種。
  河北楊無蛀干害蟲,是營造水土保持林、防風固沙林和綠化荒山、建立綠色通道工程的優良樹種之一,特別在黃河中上游地區退耕還林工程中能夠作為主要造林樹種定植,很有利用價值。然而河北楊多為雌株,必須進行無性繁殖,但河北楊直接扦插育苗生根困難,扦插成活率很低,群眾一般通過根蘗繁殖育苗,而根蘗苗的生產規模小,出苗率低等缺點,極大地限制了河北楊的發展,林業科技工作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河北楊的繁育進行了不斷探討,取得了很大進展,研究成功了河北楊組織培養育苗技術,極大地改進了河北楊的育苗狀況。
  一、形態特征
  高大喬木,樹高20m以上。樹冠廣圓,枝條開展,幾乎成水平。樹皮綠色,被蠟質白粉,光滑難攀。嫩枝黃綠色或黃褐色,小枝灰綠色,圓筒狀。冬芽卵圓形而尖,微被薄柔毛,紫褐色,無樹脂。葉近三角狀圓形或卵圓形,長寬管相等,先端尖,基部截形或圓形,葉緣具有不規則的缺刻或呈波狀粗齒;初展葉的葉脈兩邊被有薄毛,隨即脫落,變光滑;葉表面暗綠色,背面淺綠色;葉柄扁平,細長而光滑。雌雄異株。

  二、分布及適生環境

  河北楊主要分布在河北、山西、陜西和我省的北部。河北省分布頗廣。主要分布在600~2100m的范圍內。我省隴東山地海拔1000~2000m的溝、坡、梁峁多有小片或零星生長;中部干旱的會寧、通渭、定西、皋蘭等縣多生長在1600~2100 m的山溝、宅旁及農田地邊,并形成連片林分。

河北楊在黃土丘陵溝壑區,多生長在溝谷斜坡、沖積階地、梁峁的半陰坡和陰坡,陽坡生長很少而緩慢。喜生長在陰濕地上,在紅土上也發現有生長。分布區多為氣溫變差大,干旱少雨,夜寒日暖,冬寒夏熱的干旱地區,一般土壤瘠薄,富含鈣質而腐殖質含量低,多為中性或堿性土,可以認為河北楊是耐貧瘠干旱的中生樹種。

  三、育苗技術

 ?。ㄒ唬?nbsp; 砧木

  1.  砧木品種的選擇  砧木選用宜生根的二白楊、大官楊、加楊等品種。

  2.  砧木的培育: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、葉芽飽滿粗1cm左右的1年生枝條作插穗,按常規育苗方法進行培育砧木。

  3.  砧木的采集與貯藏:選用砧木品種1年生平茬苗枝條或母樹下部當年生萌芽條,粗度1.0~2.0cm。采集季節最好在前一年冬季,采后按層積貯藏越冬,即一層濕沙一層枝條,沙子溫度65%為宜(以手握成團,指縫間無水滴出,松開手沙團落地均勻散開),沙的厚度3~5cm,若土壤干燥,場地先進行灌水處理。枝條要求埋嚴,避免風干和受凍。貯藏的枝條要經常抽查枝條顏色,土壤濕度和溫度,進行灑水保濕,溫度保持在2~7℃,也可以在春季隨采隨用。

  4. 接穗的采集與處理:接穗應選取品種優良、生長健壯、側芽飽滿、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作接穗。

  5.  采條季節:“一條鞭”芽接在7~8月份嫁接時隨采隨用;春季嫁接用條應在前一年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發前1~2周采集,但最好在秋季第1次霜后采條,這時種條內營養豐富充實。

  6. 接穗采集后的管理:秋季采集的枝條要進行層積貯藏越冬。方法同砧木條的貯藏方法?!耙粭l鞭”芽接所用接穗剪下后,立即將葉片剪掉,只保留1cm左右的葉柄。每50~100枝捆成一把,系上標簽,注明品種、采集時間和地點。將枝條下端浸沒清水中,上端用濕布或塑料布包上,當天用不完者早晚換一次清水。如當時不用,則應放地窖內或陰涼處,用濕沙掩埋。

 ?。ǘ?strong>嫁接方法及嫁接后的管理

  1. 春季劈接

  嫁接時間:4月初到4月下旬。

  嫁接方法:選用直徑0.6~0.8cm的接穗,剪去兩頭葉芽不飽滿和木質化程度不高的多余部分,然后將種條下端削成楔形,楔面長3~5cm,上端距剪口2.5cm處保留1個飽滿芽,從種條上剪下即為一個完整的接穗,接穗長8~10cm。切剪砧木,用嫁接刀將砧木從剪口中央縱切一刀,深5~6cm,然后剪下砧木,砧木長約18~20cm。然后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,使二者的形成層密切接合,若接穗較細,使一邊形成層對齊。再用塑料條將砧木與接穗扎緊,在接穗頂端抹臘封口。

將封口后的插穗捆成25~50株的小捆,暫時貯藏在果窖或土坑內,用濕沙或濕土分層貯藏,以防風干。

  2.  “一條鞭”芽接

  嫁接時間:7~8月份。

  嫁接方法:采用“T”字形芽接,取芽時選用接穗枝條中部飽滿芽,成活率高,翌年發枝亦旺。先在芽上方0.5~1.0cm處,橫刻一刀,呈半圓形,深達木質部,然后在芽的下方1~1.5cm處,由淺入深向上推到橫口,深達木質部的1/3到1/2為止.切好后輕捏芽片,橫向輕輕掰取,整個芽片呈盾形,芽片大小應視砧木和接穗的粗度而定,砧木粗的,應在較粗的接穗上取芽,芽片也大些,反之則小些。一般芽片相對大些且帶少許木質部有利成活。芽片取下后,從砧木距地面20cm處開始選擇光滑面橫切一刀(橫口寬度不應超過砧木粗度的一半),再在橫口中間向下刻一豎口,形成“T”字形,割后迅速將皮層左右撬開,將芽片順勢插入口內(皮下),并使芽片的橫切面與砧木的橫切口密接對齊。再在接口邊緣輕捏幾下,使芽片與砧木木質部緊貼。最后用塑料條(1~1.5cm寬)先在芽下綁縛三道,再斜向芽上綁縛二道,使葉柄接芽露在外面,最后系以活結,以便成活后解開。用同樣的方法在砧木上每隔20cm螺旋狀進行嫁接若干個芽,砧木上部嫩梢部分不能嫁接,一般每株能接4~5個芽。

檢查成活:芽接后10~15天,進行成活檢查,凡是芽片新鮮(綠色、有光澤),手觸葉柄即脫落者,表明接芽已成活,可解除綁縛塑料,以利砧木正常生長,如果接芽變黑皺縮,葉柄干縮并觸動不落,則是未接活的芽,應及時進行補接。

  “鞭條”的田間管理:砧木苗上嫁接了河北楊芽即稱為“鞭條”,為使“鞭條”生長健壯,嫁接后酌情灌水,并視雨水情況,及時中耕除草,加強病蟲害的防治,噴施0.1%~0.3%磷酸二氫鉀,以增強“鞭條”的木質化程度。8月25日后停止灌水。

插穗的剪取與貯藏:待秋季落葉后,將“鞭條”從苗圃地中平茬,上剪口距接芽1.5cm,插穗長20cm左右,上部剪成平口,下部剪成斜口,切口平滑,切忌劈裂傷皮。剪切好后平口向上按每100個捆成一捆,隨即進行層積沙藏,方法與砧木冬季沙藏相同,有條件的最好沙藏在地窖中,并經常抽查“鞭條”顏色,調節和保持一定的濕度、溫度。

  3. 休眠期帶木質芽接

  嫁接時間:元月上旬至4月下旬

  嫁接方法:接芽的削取。在接穗飽滿芽的上方0.5cm處,向上按45°斜角切入深達木質部(約0.3cm),然后在芽的下方約1.5cm處,按20°~30°斜角向上削至上切口,輕輕取出芽片,不要損傷芽片;削砧木切口。先把砧木剪成約20cm長的插條,上平下斜。在距上切口1.5~2cm處選擇光滑部位,與切取接芽相同的方法切一缺口,切入與接芽大小相同或略大于接芽為宜;嫁接包扎。將接芽放入砧木切口,使接芽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,最好使芽片下端露出一線寬的砧木皮層。最后用0.8cm寬的塑料薄膜扎縛嚴,露出接芽即可。嫁接后用蠟密封上切口,然后將插穗按25~50枝捆成小捆,在水中浸泡24小時,便可扦插。注意不要使接芽浸水,以防止爛芽。如暫時不扦插時,可用沙子或濕土埋放在果窖或陰涼處。

  4.扦插育苗

  整地:選擇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段,在前一年秋季深翻灌足冬水,春季土壤完全解凍后淺耕,結合耕地每畝施有機肥2500kg,磷肥50kg,整平耙細。

扦插時間與密度:扦插時間,甘肅中部以4月中下旬為宜。扦插密度一般25cm×40cm,每畝扦插6660株。扦插時應使插穗傾斜,與地面成60°~70°為宜,接芽向上,插穗略高于地面,以剛埋沒接芽為宜,接芽埋土不能超過1cm,插后踏實。

  5. 組培快繁:

  從河北楊的1年生枝條上剪取帶1個腋芽的莖段,用毛刷在流水中將莖段、腋芽仔細洗刷干凈,其次用漂白粉的飽和液滅菌30分鐘,再用0.1%升汞滅菌15分鐘,最后用無菌水沖洗4~5次,接種到培養基上。

  在基本培養基中,添加激素NAA,蔗糖均為20g/L、瓊脂5 g/L、pH 5.8,溫度白天(25±2)℃,夜間(20±2)℃,光照采用人工和自然光照相結合,每天光照14小時,光照強度為1800~2200lx。

  增殖與生根同步進行,采用單芽莖段生根法,即將分化階段長出的帶根嫩枝切成小段(每個莖段帶一個腋芽)直接接種在生根培養基上,約經5~7天生根,外植體約10天抽梢,再經30~40天可以進行下一周期性繁殖。需要時將生根苗進溫室練苗后,再出圃進大田。此方法能迅速大量繁殖苗木。

  6. 田間管理

  澆水:扦插后有條件的立即灌水,之后10~15天再澆一次,一般全年澆水5~6次,8月中旬停止澆水,防止苗木徒長,增強水質化,入冬前灌足冬水。

  松梆、壅土:在6月上旬解除嫁接時所綁塑料條,并同時在苗木基部壅土,扶正苗木,促進嫁接部位生根。

  施肥:在苗木生長期(6月中旬至7月底)施追肥2次,每畝施尿素、磷酸二氫銨或復合肥12.5kg。

  松土、除草:在發芽后及時抹除砧木萌芽,只保留接芽。結合澆水及時進行松土、除草,在生長中后期及時抹去苗木側技,以促進苗木高生長,當年進行2~4次抹芽,以保證苗木正常發育

  病蟲害防治:主要蟲害有蚜蟲、白楊透翅蛾,可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~1500倍液或2.5%溴氰菊脂10000倍液噴灑,防止幼蟲蛀侵。常見病害有銹病和褐斑病,可用15~25%粉銹寧1000~1500倍液、可濕性50%代森鋅200倍液、40%福美砷500~1000倍液噴灑預防,藥液中可加入0.05~0.1%洗衣粉,以提高藥效。

  7.  苗木出圃

  出圃時間:一般在土壤解凍后進行,也可在秋季落葉后起苗,但必須保證假植質量。秋季起苗,在灌水后7~10天進行,春季起苗,必須灌足冬水,以保證苗木所需水分。

起苗方法:可采用人工起苗,也可用機械起苗,要求必須根系完整,無損傷,深度達30cm以上。為防根系水分散失,要隨時進行假植。

  苗木分級:(見下表)

單位:cm

苗齡

一級

二級

品質要求

地徑

苗高

根幅

地徑

苗高

根幅

1年

1-2

200以上

30以上

1以上

150以上

30以上

根系完整無損傷

2年

2.0以上

250以上

30以上

1-2以上

200-250以上

30以上

苗木分級后,視苗木大小分別捆成25株、50株一捆,以便于運輸和假植。苗木出圃要做到隨起隨運或假植,嚴防凍傷和風干,影響成活。

  四、造林技術

  1.造林地選擇  選擇海拔2100m以下的塬邊、溝谷及水分條件較好的陰坡、半陰坡,以及有灌溉條件的地段和宅旁路旁等,河北楊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中性弱堿性、干旱瘠薄的黃綿土及沙壤土上均能生長,是農田防護林、荒山造林及綠色通道的最佳樹種之一。

  2. 整地方式  山地造林采用反坡梯田、水平階。其他造地采用隨整地隨造林,隨挖坑隨栽植。

  3. 苗木選擇  苗木必須經嚴格挑選和檢疫的合格苗木,即苗高1.5~2.5m,地徑1~2cm,根幅30cm以上,無病蟲,無損傷的苗木。

  4. 造林季節  春、秋兩季都可進行。主要在春季4月上中旬,土壤解凍后,苗木萌芽前進行。
  
5.造林技術  山地造林密度為每畝111~167株,規格2 m×3 m,2 m×2 m,其他造林每畝167株。采用植苗造林,先將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,然后將苗木放 

  圖1     河白楊造林栽植圖式

  入穴內扶直,深淺適宜,根系舒展,先將表土、濕土填入穴內,然后將苗木輕輕上提,使苗根進一步舒展,踩實,余土再填至距穴沿適當位置后,踩實,最后覆一層虛土,即“三埋二踩一提苗”的栽植方法。

  6. 幼樹撫育管理  河北楊造林后1~2年內,應精心管護,每年及時松土除草2~3次,減少水分的蒸發和雜草對幼樹的危害,以改善幼樹的營養條件。并防治幼樹的病蟲、鼠、獸等危害,防止人和家畜的踐踏破壞等,使幼樹盡快郁閉成林,發揮效益。

  五、病蟲害防治

  河北楊樹形高大,樹干通直,耐干旱瘠薄,生長迅速,材質優良,抗病蟲能力較強。但是如果不進行河北楊病蟲害的有效防治,會引起某些病蟲嚴重危害,使河北楊在苗期生長緩慢,造林后干形不好,材質下降,會阻礙河北楊的進一步發展。據調查,河北楊蟲害有10多種,病害3種,但分布并不普遍,為害較為嚴重的主要有楊梢葉甲、楊干透翅蛾、大青葉蟬、蚜蟲類和白楊葉銹病等“四蟲一病”,現將河北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簡述如下:

  1.  楊梢葉甲

  該蟲在河北楊育苗造林均發生危害,主要以成蟲危害葉片和葉柄,常咬斷新梢和葉柄,造成落葉,光枝禿梢,嚴重影響新梢及苗木的生長,對幼苗幼樹的高生長威脅很大。

此蟲1年1代,以幼蟲在土中越冬,翌年4月開始化蛹,5月下旬開始羽化為成蟲;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為為害最盛。成蟲為害葉柄和嫩梢,幼蟲生活于土中,取食幼樹或雜草幼根。防治適期,在6月成蟲為害盛期前噴藥毒殺。

  防治方法:(1)5月上旬該蟲化蛹期間,結合林地中耕撫育破壞化蛹場所。(2)在6月份用1.5%樂果粉劑每畝用藥0.75~1kg噴施,50%馬拉硫磷乳油或二溴磷乳油800倍液噴  霧,毒殺成蟲。(3)利用成蟲的假死性,早晨震落捕殺成蟲。

  2.  楊干透翅蛾

  蛀干害蟲,幼蟲多蛀害河北楊是造林后3~5年以上的主干和根部,破壞輸導組織,使樹木生長衰弱,反復為害原蟲道和傷口的衰弱木,造成風折枯死,偶害苗木。

此蟲2年發生1代,以當年孵化入侵的小幼蟲潛伏皮下或蛀入木質部,于蟲道內越冬,翌年4月開始活動為害,至10月上旬停止取食,大齡幼蟲越冬,越冬后,第3年春3月下旬再行為害,幼蟲在樹干內生活和為害時間長。防治適期,在4月下旬至5月初幼蟲開始為害時,用藥滴蟲孔噴涂被害處。

防治方法:(1)楊干透翅蛾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高峰期,應用性誘劑粘膠純度為98%~99.5%,誘捕雄蛾捕殺。(2)用50%磷胺乳油劑50~100倍液,或50%殺螟松20~30倍液噴涂被害處,蛀入期用50%殺螟松加柴油(1∶5~10)滴蟲孔,殺死入侵幼蟲。(3)成蟲集中羽化時,在樹干上靜止和爬行,及時捕捉殺成蟲。

  3. 大青葉蟬

  青葉蟬在苗期、造林后均發生危害,主要以若蟲、成蟲刺吸嫩枝葉的汁液,被害植物失綠引起早期枯黃落葉,秋末成蟲飛遷幼林苗木枝干上產卵刺破皮層,造成斑斑傷痕,引起凍害和樹體大量失水而干枯死亡。

該蟲1年發生3代,以卵在樹木枝干的皮層越冬,產卵痕月牙形,4月間若蟲孵化,初孵若蟲群集葉片上為害,若蟲5齡,自3齡開始生出翅芽,體色黃綠。防治適期,在第3代成蟲集中危害期。

  防治方法:(1)4月中下旬越冬卵大量孵化幼齡若蟲轉移到矮小技上,以及雌成蟲9月中下旬上樹產卵前,分別對樹體苗木和林間雜草叢噴灑80%敵敵畏乳油,50%辛硫磷乳油,40%樂果乳油1000~2000倍液,殺滅若蟲及成蟲。(2)利用趨光性強的特點燈光誘殺成蟲。

4.  蚜蟲類

  蚜蟲是常見的害蟲,在育苗與造林時都對苗木發生危害,主要以成蟲或若蟲刺吸枝梢幼嫩部位汁液,使葉片卷曲成團,失綠皺縮畸形,導致新梢生長停滯。種類主要有楊白蚜等,防治適期:4月下旬至5月初,卵孵化期噴藥消滅無翅成蟲,初夏前噴藥2~3次,消滅遷飛以前的有翅蚜。

防治方法:4月下旬前用20%滅掃利乳油4000倍液加40%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霧,在遷飛前用25%速滅威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噴殺翅蚜蟲。

  5.  白楊葉銹病

該病主要為害河北楊幼苗及幼樹,危害較為嚴重,為害葉片嫩枝及芽,引起落葉,嫩枝枯死,在葉片上表現為病斑圓形,黃色,嚴重時葉片變畸形,在葉柄和嫩枝上的病斑呈長橢圓形或條狀。夏末秋初為病害發生嚴重期,形成高峰。

防治方法:(1)春季放葉前,結合修技,摘除病芽,集中燒毀或埋掉。(2)清除病葉,剪除病枝梢。(3)自發病初期(4月底5月初),每隔15天左右,噴15~25%粉銹寧1000~1500倍液,50%代森銨2000涪液,0.5度石硫合劑或50%退菌特。另外,要加強撫育管理,增強苗木生長勢,提高抗病能力。